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十六章 造福乡梓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<!--go-->

李羡之自成亲以后,相敬如宾,琴瑟和谐,但他并未醉在温柔乡中,无日不在想着天下的局势。

此时,距那惊天动地的变乱开始,已不足五年。距大明天下的覆亡也仅剩二十年而已。

一直以来,李羡之是想着有一番作为的,面对着将要来临的天灾、兵祸,留给他准备的时间已经不多了。

首要的,便是粮食问题。李家有四五个庄园,七八座粮仓,还有地窨子,存着十余万石的粮食,养着上千家的佃户,自家衣食,自是不用忧愁的。不过李羡之想着的,不是自己一家,而是成千上万的人,个中细由,此事尚不便说。

那时,农家作物不外南稻北麦,其余还有粟、黍、棉、麻、豆之类。榆林地处高寒,天干少雨,粮食地产太低,寻常农家整年忙碌,缴过租税,便所剩无几了,常常一年到不了头,粮囤就见底了。

就在此时,有一种外来的高产粮食渐渐传入了——人们取名叫作玉麦(玉米),只是尚未广泛传播,只在少数地方才有。李羡之把玉麦的样子画成图,注上颜色形状等,派出几路人马,带着银子四处搜购。

直到秋后,几路人马相继回来,只有萧世乾领着人在平凉府买到了百十斤。

萧世乾把玉麦带了回来,李羡之如获至宝一般,将其收好了,放在府里存精米小仓里,等着来年春播。

在找种子的同时,李羡之又筹划着为榆林的百姓做些事情。想来想去,确定要建一座医局。那时,官家没有医局,百姓看病,只好找城里私家药房坐诊的大夫,或者等着走方的郎中上门。有些穷苦人家,看不起病,就只能熬着等死。

Loading...
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Chrome谷歌浏览器】打开并收藏!
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网络。

收藏网址:www.baimabook.net

(>人<;)